稻田养殖鲶鱼怎么养殖的

元圆教育说 · 2025-01-02 22:39:59

稻田养殖鲶鱼是一种高效生态的养殖模式,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殖步骤和注意事项:

田块选择

选择水质好、水流充分、涝不淹的稻田,土质以粘土或壤土为佳。

田块工程

田内要挖各种外形的沟,面积小的挖成“田”字,大的挖成形,深30-40厘米,沟宽40-50厘米。四周围开挖一深30-40厘米、宽40-50厘米的环沟。

加高加固田埂,防止鲶鱼逃逸。田埂应加高至40-50厘米,宽30-35厘米,要求坚实牢固,不垮不漏水。

水稻栽培与施肥

田块要在耕地前施好磷肥,每亩用农家肥200-250斤,尿素20公斤,插秧时间为5月中旬。若在插完秧后施用除草剂,需在施药后7-10天才能放鱼。

鱼苗暂养与投喂数量

鲶鱼苗必须在10厘米以上时方可放入田中,小于10厘米应在小范围内暂养。暂养期投喂蛋黄和鱼肉泥等。等鱼苗长到10厘米以上投放,每亩投入300尾。

饵料以鸡肠、猪血、猪下货等为主,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8%,做到定点、定时、定量投喂。

日常管理

经常检查水质状况,根据水稻和鱼生长速度调整水位,前期水位保持在7厘米,后期水深到10-20厘米,15-2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田间水量的1/3左右。

安装防逃设施,如网或帘子,防止鲶鱼逃逸。也可在四周田埂挖成二级坡降式,防止鲶鱼跳到岸上。

防逃措施

加高加固田埂,防止鲶鱼跳越或从排水口逃逸。有条件的,还可用网或帘子作防逃设备。

水质管理

鲶鱼对生活水质要求低,但尽量给它一个好的喂养环境。在鱼塘消毒和鱼苗放养前一周开始给水质施肥。可以在水面上种植一些水葫芦来遮阴,防止逃逸,调节水质。

增氧

如果发现鱼苗跃出水面,说明池塘水太丰富,水缺氧,要及时注入新水,排干老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雨天气,要注意经常注入淡水,及时增氧。

换水

不要晒太阳,可以两三天或者三五天换一次水。换水的时候,如果是自来水,让水干一上午。

喂食

鲶鱼是杂食性鱼类,平时可以给它们喂馒头、肉、蜗牛、蚯蚓等。不要给小鲶鱼喂太多,避免自相残杀。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实现稻田养殖鲶鱼的高效生态模式,既能够提高稻田的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