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鱼虾龟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水质调控
适量加注新水:保持水位,一般7-10天加水一次,避免将底质冲起。
监测水质指标:加强对池塘水环境的pH、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监测,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换水、增氧等应对措施。
调水改底:高温期间要经常改善池塘底部环境,保持水体状况良好;强降水后要尽快降低水位,并使用净水、解毒类微生物菌剂(如EM菌等)调节水质,减轻鱼虾蟹应激反应。
消毒处理:需要消毒处理的养殖池塘,应在天气变化前3天进行,水体消毒后约24小时,使用活化培养的益生菌菌液和氨基酸肥或生物渔肥重新构建藻类和细菌群落结构。
及时增氧
关注溶氧含量:高温闷热天气要实时关注水体溶氧含量变化,及时开启增氧机增氧或撒增氧剂,保持水体充足和相对稳定的溶解氧,谨防鱼类缺氧,避免泛塘死鱼情况发生。
增氧机使用原则: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半夜开;傍晚不开、阴天中午不开。具体开机时间可根据池塘养殖品种、密度、天气情况等掌握。
水温调节
减少水体温差:夏季高温会出现池塘表层水温较高但下层水温较低的情况,易导致水产养殖动物出现应激反应。可通过加深水位、设置遮阳网、使用低温水(井水)、适时开启搅水式增氧机等措施,减少水体温差。
放养前的准备
蟹池整治与消毒:清除池塘淤泥,整修池埂,清塘消毒,水深超过畈田面30cm,用2500kg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然后晒塘至放苗前。
水草种植:在环沟内采取切茎分段杆插的方法种植伊乐藻,畈田主要种植轮叶黑藻和苦草,根据蟹池水草生长情况和特性,在水草较少的地方可适时进行补种,全池水草覆盖率达到80%左右。
苗种投放
蟹苗投放:选择体质强、活力好、苗体健康的蟹苗,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和水草情况合理控制,一般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kg的扣蟹。
综合套养:河蟹养殖可采用青虾、花白鲢、麦穗鱼、鳜鱼综合套养的方式,以调节蟹池水质和提供饵料鱼。
水质管理
螺蛳投放:蟹苗第一次蜕壳后开始投放螺蛳,至8月份分4批次,共投放螺蛳1.3万kg,分批投放时间可根据塘口水质、水草等情况决定,每批投放量为每667m²投放100~150kg。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平衡,维持适宜的温度、PH值和氧气含量,避免水生环境的突变,减少养殖物种发病。
投喂管理
鱼类投喂:随着水温逐渐降低,鱼的摄食量下降,可减少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尽量晚停食。对主养草食性鱼类的鱼池,加大青绿饲料投喂量。
病害防治
选苗:在投放前,要筛选体质强、活力好、苗体健康的蟹苗,减少由弱苗、病苗造成养殖损失的几率。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或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秋冬季管理
管理要点:天气转凉,水温降低,水环境变化大,水产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要做好秋冬季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确保养殖业增产、农民增收。
以上是养殖鱼虾龟蟹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