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养殖大草鱼,可以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排灌方便的地方建造池塘。
池底要求平坦,底质以壤土为佳。
池塘面积通常在3~5亩,水深2米,池埂需修整无渗漏,进排水方便。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清塘消毒:放养前10天需按常规方法对池塘进行清整消毒,注水后及早注水至水深70~100厘米,浅水放鱼后再逐步提高水位。
鱼体消毒:鱼种放养前需用3%~5%的食盐水洗浴5分钟,或用10ppm的高锰酸钾洗浴3~5分钟。
鱼种投放
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鱼种,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自己培养或驯化。
主养草鱼的放养模式:草鱼100g/尾800尾,白鲢鱼50g/尾300尾,花鲢50g/尾80尾,鲫鱼10g/尾500尾。
注意放养密度,避免过密影响生长。
喂养技术
使用草鱼专用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8%-32%之间,饲料要求鲜嫩、不变质。
投喂颗粒饲料时要采用投饵机,使饲料撒落均匀,分布面广,避免鱼体抢食。
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投喂,同时结合“四看”即看鱼的活动、看水质、看天气、看鱼摄食情况灵活调整投喂量。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透明度在20-30厘米之间,定期抽出底层水、注入新水来维持水质。
定期检测水质中的氨氮含量,若超标可使用沸石粉等降低氨氮含量。
保持水深在1.5-2.0米之间,高温和低温季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深,并定期使用增氧机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疾病防治
注意巡塘,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常见疾病包括肠炎、赤皮病、出血病等,需早发现、早治疗,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其他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水温的变化,特别是在高温和低温季节,需加强水温的监测和调控。
根据草鱼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调整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海南养殖大草鱼的成活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