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竹节虾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放苗前准备工作
池塘清整:放养虾的池塘在每造收完虾后,应排干塘水,让太阳晒至塘底龟裂,彻底清除池底淤泥和有机物、塘壁藤壶等。放养前一个月,每亩用生石灰70~100千克,均匀分布于塘底,并进行翻耕暴晒。
养殖用水准备:养殖用水需经过沙滤井过滤海水,放苗前15天加水80~100厘米,然后用有效氯浓度为5~10克/立方米的氯制剂对水体消毒。2天后进行施肥,培育基础饵料,每亩用肥水育藻剂400克和白云石粉15千克。
虾苗放养
放苗时水质要求:水位100厘米左右,水色呈黄绿色,透明度30~40厘米,肥而嫩爽,池水中基础饵料生物较丰富。水温最适为24~28℃,pH值最适在8.0~8.6之间,盐度控制在25~35‰之间。
虾苗选择及放养注意事项:要求虾苗个体肥壮,规格整齐,体表清洁,无寄生物,全长1厘米以上,游动活泼。投放虾苗应在水温稳定在13℃以上时进行,尽量选择晴天无风的日子,放苗密度在1万尾/亩~3万尾/亩之间。
虾池建设
虾池应选择风浪小、潮浪畅通、滩涂平坦、水质清澈、没有污染源的中高潮线附近海区建设,以沙质底最好,沙泥底质次之。一般潮差应在2米~3米之间,高潮持续时间不少于3小时,海水盐度为10~20,pH值为7.8~8.5。虾池面积0.7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为好,池深2.0米,水深1.5米左右,池底要平坦,排水闸底低于池底30厘米~40厘米,便于排干池水。
清塘消毒
在虾池进水前15天~20天,用生石灰对虾池彻底消毒,杀灭池中全部野杂鱼类和有害病菌、病毒,生石灰用量为75公斤/亩~100公斤/亩。也可用30ppm~50ppm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
水质管理
养殖早期以肥水为主,视水质肥度状况和水色的变化,每日向池内添水,每天增添3厘米~5厘米或3日~4日加水15厘米~20厘米。定期换水,一般每周换水一次,换水后要及时加入水质调节剂,保证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投料喂养
竹节虾主要以藻类、水蚤、水蛭、虾虎鱼等为食,如有条件,也可以饲喂调制好的专用饲料。在喂食之前,应检查饲料是否过期变质,并按照质量要求投喂适当量的饲料。
环境要求
竹节虾属于淡水生物,因此其生长环境要求水质清洁、无毒、透明度高、pH值6.5-8.0、水温20-30℃,并需要定期换水。适当的光照有利于竹节虾的生长以及营养代谢,光照时间应为12-14小时,但要注意避免直接照射到全年幼体。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池塘养殖竹节虾,提高养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