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UV)检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紫外吸收检测
紫外吸收检测器(UV Detector)是基于溶质分子吸收紫外光的原理设计的检测器。其工作原理遵循Lambert-Beer定律,即当一束单色光透过流动池时,若流动相不吸收光,则吸收度A与吸光组分的浓度C和流动池的光径长度L成正比。物理上测得物质的透光率,然后取负对数得到吸收度。紫外光的范围一般指200-400 nm,吸收度单位通常为AU(absorbance unit)。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 Spectrophotometer)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用于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该仪器广泛用于土壤、植物、药物等领域的化学成分分析,如蛋白质、淀粉、维生素和金属元素等。
紫外线指数
紫外线指数(UV Index)表示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的可能损伤程度。紫外线指数变化范围用0-15的数字表示,数值越高,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伤害程度越严重。
紫外荧光灯应用
紫外荧光灯用于观察宝石的发光性(荧光),帮助鉴定宝石品种,如钻石与其仿制品、红宝石与石榴石等。紫外线是波长在10-400nm之间的电磁波,其中200-400nm之间的紫外线常用于宝石鉴定。
紫外检测器的应用
紫外检测器适用于大部分常见具有紫外吸收的有机物质和部分无机物质。其波长范围通常为190–350 nm,也可向可见光范围350---700 nm延伸。紫外检测器具有高灵敏度、低噪音、宽线性范围和好选择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液相色谱、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
综上所述,紫外线检测主要涉及紫外吸收检测、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紫外线指数测定、紫外荧光灯在宝石鉴定中的应用以及紫外检测器在化学成分分析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