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虾和螃蟹的方法如下:
水质管理
水质要求:保持池水活、爽、亮,水色呈茶色,无油膜和浮膜,pH值稳定在7.0—8.5,日变化不超过0.5,水体溶氧稳定在5.0㎎∕L左右,底层池水溶氧稳定在3.0㎎∕L以上,透明度保持在30-40cm。
水源选择:选择水流畅通、无工业污染的水源,若水质差,需建沉淀池净化后再加注新水。
水质调节:通过增氧、使用微生物制剂、底质改良等方式调节水质,保持水体肥度适中,定期泼洒生石灰消毒。
养殖环境营造
清塘消毒:冬季干塘晒塘后,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亩用100-150Kg。
水草种植:多品种种植水草,清明前后投放螺蛳,亩投放400Kg左右,分2次投放。
水质稳定:通过增加池水上下对流,使用增氧剂,泼洒沸石或活性炭吸附氨氮等方法稳定水质。
放养密度控制
河蟹:亩放养800-900只,要求附肢齐全,大小整齐,活力强。
青虾:春季亩放养20-25Kg,7月份补充秋虾苗。
饲料与投喂
动物性饵料:以投喂蚌肉、螺蛳肉、碎鱼肉、蚯蚓和其他动物性饵料为主。
植物性饵料:投喂麸皮、豆渣、小麦等植物性商品饵料,动物性饵料与植物性饵料的配比为1:1或1:2。
投喂方法:每天投喂2次,上下午各1次,下午投饵量为全天的2/3,投饵方法以投喂在池塘四周边和四角为主。
日常管理与防病
巡塘:每天巡塘,观察水质变化,防逃、防漏、投饵及换水等。
敌害防治:防止蛙、鼠、鸟类等敌害的袭击,定期捕捉和毒杀。
病害防治:定期泼洒生石灰,每月1次,每次每亩15千克,同时禁止使用敌敌畏、硫酸铜等药物。
越冬管理
水质调控:在越冬期,通过加热设施或塑料大棚加温保温,及时调控养殖水体,防止水温剧变。
使用二级处理水:外源水进入养殖池塘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建议采用二级处理,设置蓄水池进行消毒和沉淀。
养殖模式
小龙虾与河蟹混养:小龙虾作为主养品种或河蟹作为主养品种,搭配放养部分大规格鲢、鳙鱼种,调节水质,增加综合养殖效益。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有效养殖虾和螃蟹,提高养殖效益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