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高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PLC设计时考虑到工业环境的特点,采用了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措施,如电磁屏蔽、滤波、接地等,确保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能够稳定运行。
PLC具有强大的自我诊断和保护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成本低,编程和维护简单
PLC采用存储逻辑代替了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建造周期大为缩减,同时维护也变得容易起来。
PLC编程通常采用图形化的编程语言,如梯形图(Ladder Diagram)、功能块图(Function Block Diagram)等,不需要掌握复杂的编程语言和算法,使得编程对于初学者来说相对容易上手。
通用性好,灵活性强
PLC编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开发,满足多样化的控制需求。
PLC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如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控制、自动化装配线等,也适用于大型、复杂、连续性的生产过程控制,如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行业。
高效性和精确性
PLC内置了强大的计算和逻辑功能,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判断,提高生产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PLC编程可以实现精确的操作和控制,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始终按照要求进行控制。
技术成熟且应用广泛
PLC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推进,PLC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PLC编程人才成为企业争抢的对象,掌握PLC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
综上所述,PLC因其高可靠性、低成本、易编程、易维护、通用性好、高效精确等显著优势,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展其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