犏牛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环境
选择地势平坦、朝阳、自然通风且青饲料丰富的地方。
养殖场地应接近水源地,以防牛少水而患病。
棚舍要向阳、干燥、通风,每头成年牛占地面积约3平方米,舍内设有饲槽和水糟。
挑选育肥牛
选择品种优良、健康且具有明显肉用特性的牛犊子或架子牛进行阶段性育肥。
牛犊(6月龄以内)、育成牛(6-12月龄)、架子牛(12-22月龄)分别进行不同阶段的育肥。
饲喂方法
按时按量饲喂,每天3次,早中晚各一次,每次饲喂前要清理饲槽和水槽,保持卫生。
先草后料,保证牛有足够的粗纤维摄入,促进瘤胃功能。
夏季多喂绿草,如苜蓿、三叶草、玉米秸等,增加牛的维生素摄入。
饲草饲料要多样化,包括精饲料、粗饲料和绿色饲料。
注意控制饲料的酸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牛的健康。
饮水
每日饮水2-3次,夏季饮水3-4次,冬天水温需在0℃左右。
棚舍卫生与消毒
保持圈舍内外环境卫生,每日清除棚圈里外排泄物。
舍里外用具每半个月用0.3%的来苏儿消毒,饲槽喂前完全清理干净。
每星期用2-3%的烧碱溶液消毒杀菌一次。
疾病防控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圈舍卫生、消毒措施、提前驱虫、疾病防控及日常检查制度。
加强对牛肺疫、结核、巴氏杆菌、布氏杆菌、口蹄疫病的防范,定期进行有效免疫。
饲养模式
育肥牛按性别、品种、体重、年龄、膘情进行分群饲养,避免性情不同导致的干扰或打斗。
也可以采用单槽饲养,即栓系饲喂,每头一缰绳,缰绳长度不超过60厘米,减少运动,降低能量消耗。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犏牛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保证牛肉的鲜嫩品质,使其在市场中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