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址与设计
选址:选择植被和水草丰富的地区,最好是天然湿地,同时考虑交通运输、卫生和防疫的便利性。一般选择在离城镇或公路主干线一公里以上的地方。
雁舍设计:雁舍应分为育雏区和成年雁舍,居住条件要朝南向,保持充足的光照。陆地活动场地面设计成30度角的斜坡,并设有洗澡池塘。水上运动场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湿地或人工建造。
消毒与挑选
消毒:在购买雏雁前半个月,应对饲养场地和设备进行彻底消毒,使用15%生石灰或2%烧碱水,再用清水冲洗。雁棚需封闭并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挑选雏雁:应选择有严格防疫和消毒制度的种雁场,选购出壳早、体重大、体质好、外观优良的雏雁。
温度与湿度控制
温度:育雏期温度要求为0~7日龄28~30℃,之后每周下降2~4℃,30日龄后恒定在15~25℃。3周前需通宵照明,3周后减少照明,5周后停止照明。
湿度:育雏期湿度应保持在65~70%,之后逐渐降低至60~65%,最后在30日龄后提高到70~75%。
饲料与饲养
饲料:鸿雁是草食性动物,主要以草料为主,可以放牧或圈养。在繁殖期内适当增加一些精饲料。
饮水:保证干净饮水,雏雁出壳后12-18小时初次饮水,之后喂以浸泡好的碎米掺切碎菜叶。
繁殖与孵化
配种:人工养殖时,一只雌性大雁可以配种三只雄性大雁,交配后10天左右开始产蛋,每隔三天产一枚蛋,首次产蛋约15枚,孵化期约为30天。
孵化:种蛋产出后需及时消毒,并进行预热和孵化温湿度控制。孵化期采用变温孵化或恒温孵化,注意翻蛋、照蛋与凉蛋。
疾病防治与防逃
疾病防治: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防逃:养殖场地周围应建立防逃网及天网,避免大雁逃跑。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鸿雁,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繁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