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的养殖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压块种植、直播床栽和室内箱栽。以下是具体的养殖步骤和注意事项:
压块种植
制作菌块:
将竹荪菌压成块状。
栽种:
将菌块放入土中进行栽种,这种方法种植的竹荪比较集中,生长周期较短。
直播床栽
配制养料:
使用配置好的养料进行栽种,养料主要包括木屑、麸皮、白砂糖、石灰粉和其他微肥。
播种:
将竹荪栽培种接入养料中,每平方米使用3瓶菌种。
覆盖:
覆盖肥土5~8厘米,浇透水,在室温下培养发菌,期间需要常洒水保持湿润。
室内箱栽
制作木箱:
提前制作好木箱。
倒入养料:
在木箱中倒入配制好的养料。
接种:
在养料上进行接种,然后覆盖肥土5~8厘米,浇透水,在室温下培养发菌。
养护管理
水分管理:
菌丝体生长阶段土壤湿度应保持在65~70%,湿度过大过小都不利。若土壤过干,可喷细水,但不可使泥土上积水。
温度控制:
菌蕾生长阶段温度最好控制在20~23℃,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95%。
通风:
每天开窗通气1~2次,每次30分钟。
补土:
若埋的段木露出土表,应及时补土覆盖。
收获
采收时间:
从接种到采收约需10-12个月,当气温达20~24℃时,菌蕾形成,此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以上,菌球钻出表土后,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5%以上。
采收方法:
竹荪破蕾开裙一般在凌晨,应随开随采,采收时用刀从菌托底部切断菌索,去掉菌帽和菌托,留菌柄和菌裙,然后进行烘干或晒干。
注意事项
选地:
选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背风有一定坡度的地方进行种植。
消毒:
接种前应对工具和材料进行消毒,以防杂菌感染。
防虫防病:
在生长过程中,注意防虫和防病,及时清除杂菌和病虫害。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竹荪,提高其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