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增量编码器

予昇亲子 · 2025-01-03 00:04:38

增量编码器是一种旋转式传感器,用于将旋转位移转换为数字脉冲信号。这些脉冲信号随后可以被数控装置(CN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其他控制系统用来控制角位移,或者与齿轮齿条或螺旋丝杠等机械转换装置结合,用于测量直线位移。

增量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转换,它通常包含一个带有交替透明和不透明扇形区的码盘。最外圈的码道产生用于计数的脉冲,而内圈码道用于检测旋转方向。增量编码器的特点包括:

增量计算:每个脉冲代表一个固定的位移量,通过计算脉冲的数量可以确定旋转的总位移。

相对位置:要确定编码器的绝对位置,需要连续读取脉冲并进行计算,因此也被称为“相对式”编码器。

多圈测量:增量编码器可以实现多圈的无限累积测量,因为它的计数起点是随意设定的。

结构简单:增量编码器结构相对简单,通常只有三个码道,包括增量码道、辨向码道和定位或零位信号码道。

高可靠性:增量编码器具有高抗干扰能力和长机械寿命,适合于长距离信号传输。

无绝对位置信息:与绝对编码器相比,增量编码器不能直接提供轴转动的绝对位置信息,必须通过连续读取脉冲来计算位置。

增量编码器广泛应用于机床、机器人、电机反馈系统以及测量和控制装置中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