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地与整地
苦参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粘质壤土中。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地块,深耕细作,施足基肥,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种子处理:用40~50℃温水浸种10~12小时,取出后稍沥干即可播种;也可用湿沙层积(种子与湿沙按1∶3混合)20~30天再播种。
播种时间:春播应在清明前后下种,此时土壤墒情较好,利于出苗;秋播宜早不宜迟,种子成熟之后即可播种,最迟要在土壤解冻前播完。
分根繁殖:
春、秋两季均可进行。秋栽于落叶后进行,春栽于萌芽前进行。
栽后盖土、浇透水。
田间管理
合理排灌:天旱及施肥后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雨季要注意排涝,防止积水烂根。
中耕除草:苗期要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保持田间无杂草和土壤疏松、湿润,以利苦参生长。
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每亩施博士郎微生物菌剂200克兑一桶水;第二次在8月上旬、中旬,贫瘠的地块要适当增加施肥次数。
摘花:除留种地外,要及时剪去花薹,以免消耗养分。
采收
苦参于播后2-3年秋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根部。挖出根后,去掉根头、须根,洗净泥沙,晒干。鲜根切片晒干,称为苦参片。
建议
选地: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最好是砂质壤土或粘质壤土。
施肥:施足基肥,追肥以磷、钾肥为主,适当增加施肥次数。
排灌:注意天旱及时灌溉,雨季防止积水。
除草:定期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保持田间无杂草。
摘花:及时剪去花薹,以节省养分。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苦参,获得高质量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