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尾寒羊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留种羊
选留个体发育正常的双羔以上公羔和母羔作为后备羊,以提高羊群的遗传品质。
选择外形特征明显、身体比例协调、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乳房圆润柔软、泌乳性能优秀、行动敏捷、步态轻盈、毛色亮丽的优秀种母羊。
羊舍环境
羊舍应保持干燥、向阳、背风,并建议建造塑料大棚的暖圈,高度约150厘米。
羊舍面积要适中,每只羊的占地面积应根据性别和年龄确定,例如产羔母羊1.1-2.0平方米,种公羊4-6平方米。
科学饲养
小尾寒羊生长速度快,不能长期喂食单一饲料,应合理搭配粗精饲料,包括干草、苜蓿草、秸秆、豆饼、玉米、小麦等。
定期清理羊舍,消毒水槽和食槽,保持环境整洁。
饲养管理
根据小尾寒羊的不同生理阶段,实施阶段化精准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营养。
定期观察羊群的进食情况和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
控制羊舍温度,保持良好生长环境,做好辅助配种工作。
繁殖技术
利用激素处理实现同期发情,使配种时间集中,提高繁殖效率。
适时去势,一般在羔羊1-3周内进行,去势方法有去势钳法和刀挑法。
早期断奶可在2月龄进行,有利于母羊提早交配,提高繁殖率。
及时驱虫,特别是在断奶后和入秋时各驱虫一次。
疾病防控
疾病防控制度化,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消毒,实施免疫程序,及时预防寄生虫病和常见病。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小尾寒羊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