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皮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场地选择
养殖场地应选在靠近海边、水源充足且水质优良的地方。海水盐度需稳定维持在25‰ - 32‰,pH值保持在7.8 - 8.5,水温范围为15℃ - 28℃。
养殖区域水流平缓,避免强水流冲击鱼体造成损伤。养殖场应具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以便及时更新与调节水质。
例如,可选择在海湾内部、有天然屏障阻挡强流的区域,或者通过构建防波堤、导流堤等设施来优化水流环境。进排水系统要分别独立,进水口需设置过滤装置,防止杂质、敌害生物进入池塘;排水口则要便于排出污水和残饵,且能控制排水速度,避免水位急剧下降对鱼造成应激。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5 - 10亩为宜,水深2 - 3米。池底应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10厘米,并向排水口略有倾斜,方便排污。
池塘堤埂需坚固,能抵御风浪与潮汐的影响。在放苗前,要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淤、消毒处理,可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以杀灭有害病菌、寄生虫及其他敌害生物。
具体而言,生石灰用量一般为每亩100 - 150千克,漂白粉用量为每亩10 - 15千克。先将池塘水排至5 - 10厘米深,然后均匀撒施生石灰或漂白粉,待药物充分溶解后,用耙子将池底淤泥翻动,使药物与淤泥充分接触,消毒效果更佳。消毒后需暴晒3 - 5天,然后注入新水,经过水质检测合格后,方可投放苗种。
苗种投放
挑选体质健壮、活力强、规格整齐的苗种。优质苗种通常体表完整、无损伤、无病害,游泳活泼,逆水性强。
具体操作时,可先将发情的雌鱼放入繁殖缸,待其适应新环境后再放入雄鱼。因雄鱼追逐雌鱼很激烈,常常会出现雄鱼紧贴雌鱼,在水中急游打转转的情况。在这过程中完成排卵受精活动。繁殖缸内应种一些水草,并铺一些消过毒的棕丝,以便卵附着。
以上是鱼皮养殖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