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鞘的养殖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人工授精与孵化
使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受精卵,并将受精卵在塑料培养皿中用消毒海水孵化成蝌蚪幼体。
一级培养
将变态的幼体转入小型容器中进行一级培养,使用煮沸消毒的海水,并投喂硅藻。
二级养殖
幼体长至1cm时,移入大型水族缸中,使用自然海水养殖,并采用连续投饵装置投喂由螺旋藻粉、包膜饲料、虾蟹开口料、鸡蛋黄组成的人工饵料。
促熟与产卵
在种鞘暂养过程中,进行遮光处理,光照强度800~1000Lx,培育池规格为8×2.5×1m³,共20个。选择外观色泽鲜艳、体高10~13cm的3龄以上个体。暂养密度15~20个/m³,每天投饵4次,饵料为海带粉、海泥、扇贝边粉、海藻粉等混合物,投饵量为15~20mg/kg。
运输与投放
海鞘苗种运输时,短距离运输采用保温箱,长距离运输采用活水船,保持水温和氧气充足。投放时,将附有稚海鞘的苗帘拆成苗绳,缠绕在绑有石坠的垂养绳上,每绳缠绕附苗绳30m~50m,船舱内平铺,用布帘遮阴并间断浇水。
养殖设施
养殖浮筏设置按NY/T5057—2001中6.2执行,垂养绳宜采用直径约2cm、长4.5m的聚乙烯混纺绳,吊绳宜采用直径约5mm、长10m~20m的聚乙烯绳,用于栓系垂养绳连接浮绠。
日常管理
每天上午倒池1次,清除死亡个体,晚上换水1/2,连续微量充气。保持水质条件符合GB11607和NY5052—2001的规定。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海鞘的全人工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海区、保持水质清洁、合理投饵和适时更换水源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