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残余变形

小黑说教育 · 2025-01-03 01:43:07

残余变形,也称为不可恢复变形,是指材料在进入塑性阶段后,即使卸载至初始状态,其变形也不能完全恢复到原始形状,仍有一部分变形是无法恢复的。这种变形主要发生在材料受到超过其弹性极限的应力作用时,导致材料发生塑性流动和永久变形。

在低碳钢的拉伸试验中,当试验加载到某一点d后卸载至点d',如果正截面上的应力变为0而应变不为0,那么此时的od'即为加载试验后低碳钢的残余应变,由此可以求得低碳钢的残余变形量。

对于理想弹塑性模型,残余变形等于塑性变形。然而,在超静定结构中,残余应变并不等于塑性应变,因为卸载后除了弹性应变外,还包括了塑性应变。

残余变形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地震工程中。结构在经受地震动作用后会发生变形和位移,其中在震动结束后不能恢复的部分被称为残余变形或永久变形。这种变形取决于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输入地震波的特性以及场地条件等。

残余变形能够提供震害评估的重要信息,同时也是震后加固修复的指标。过大的残余变形可能导致结构难以修复,甚至丧失正常使用功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抗震设计中考虑残余变形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结来说,残余变形是指材料在塑性阶段后卸载至初始状态时无法恢复的那部分变形,它在工程应用和地震工程中具有重要的评估意义。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