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的养殖方法如下:
林地准备
苦竹要求栽前先大块翻转土坯,全面深翻,深达20厘米以上,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通透性,增加土壤有效养分,为竹鞭生长萌笋、成竹创造有利条件。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用厩肥250千克、磷肥10千克作基肥。种植穴挖成80厘米x50厘米x40厘米,穴距3米x4米或35米x4米。有坡度林地,穴的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种植密度为50-60株/667平方米左右。合理栽植:从秋季至春季都可进行:秋季栽种次年还可部分出笋、栽前将腐熟的有机肥放人穴底,每穴20千克左右,后填土10厘米,再放人母竹。栽时不要求竹竿直立成行,但要求竹鞭平展,深浅适当,下部与土紧密接触,然后再分层培土压实,注意保护鞭根与笋芽,后浇足定根水,再覆盖高出宿土表面2-3厘米的松土,成馒头形,最后盖上稻草或杂草,防止水分蒸发。栽后管理:新植竹林,头2年可以间作,以耕代抚,在林地套种花生、大豆、蔬菜等经济作物或放养鸡禽,同时扩穴施腐熟有机肥。第一年每穴施1千克,第二年施2千克。在此期间,要注意保护竹笋,防止人畜破坏,要留养大竹。如发现竹林有退笋现象,可及时挖掘,加以利用。第三年可砍小竹和适当挖笋,同时留养大竹,增施肥料。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施用量每667平方米20-30千克。3-5年后可郁闭成林。如在鞭梢伸展方向,开沟埋肥,可诱鞭多窜,加速满园成林。成林后,及时伐去4年生以上老竹、弱竹、小竹、病虫竹,适当选留1-3年生竹。通过逐年择伐使之形成立竹量1.8-.2.1万株/公顷,一年生竹占40%、二年生竹占30%、三年生竹占30%,具有适当整齐度、分布均匀度和叶面积指数而又丰产的林分结构。扩林。由于竹鞭有趋肥、趋疏松土壤生长的特性,可在5-9月,来用林缘垦复松土和施肥的方法,诱导竹鞭向林缘生长,扩大竹林面积。施用的肥料以垃玻、厩月巴、绿肥为好。
种植方法
母竹移栽:选择1-2年生,地径1-2厘米,分枝较低,无病虫害,根系发达,侧芽饱满且多的健壮单株或2-3株连在一起成丛的竹子。挖时不要摇动竹竿,保留来鞭20-30厘米,去鞭50厘米。竿部留枝2-3盘,其余锯除,要求切口平滑,同时,注意保护鞭根和鞭芽,并尽量多带宿土。如果是长距离运输,要用稻草或蒲包将鞭根和宿土一起包扎好,同时对母竹竹枝喷水保湿,并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防止风吹干燥失水,提高母竹成活率。
分根分株移植:将苦竹的根部分为几块,每块都带有根和若干竹鞭,然后分别栽种。
扦插:选取苦竹的茎段,插入土壤中,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使其生根发芽。
抚育管理
劈山:在6-7月进行,将竹林中的杂草、灌木砍除,铺盖于地面,增加林地肥力,改善林内通气和卫生状况。
松土:每年10-12月进行,深度达10厘米左右,翻转土层,拣尽石块。
锄草:每年二次,分别在3-4月和8-9月进行,挖起草头,保持林地清洁。
施肥:每年施速效肥二次,在3-4月和8-9月结合锄草进行施肥,每亩施尿素15-20kg或碳铵30-40kg;冬季施有机肥,每亩可施厩肥200kg或饼肥100kg。
挖笋与留养新竹:适度挖笋,每亩留壮笋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