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尾寒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品种选择
选择具有体长、高大、四肢健壮、短脂尾且臀宽胸窄等特点的优良品种。
选择体格健壮、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以提高羊群的整体素质。
羊舍环境
羊舍应保持干燥、向阳、背风,最好是建造塑料大棚的暖圈,高度一般在150厘米左右。
羊舍要通透性比较强,冬天暖和、夏天凉爽,饲养密度要适中,避免过度拥挤。
科学饲养
小尾寒羊生长速度快,不能长期只喂食一种单一的饲料,尤其在育成期,饲料中的营养比例十分重要。
提供充足、均衡的饲料,主要以粗饲料为主,如青草、玉米秸秆等,辅以适量的浓饲料,确保营养摄入的平衡。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确保不受霉变等问题影响。
饲养管理
以大小进行分群饲养,有利于管理羊群和羊只的育肥。
经常观察小尾寒羊的进食情况和活动情况,如有异常要进行隔离治疗。
控制羊舍的温度,保持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好辅助配种工作。
疾病防控
定期进行免疫接种,预防常见疾病如羊痘、口蹄疫等,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
定期进行驱虫,注意环境卫生,减少寄生虫传播,药物选择要根据兽医的建议。
定期对羊群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使用添加剂
在饲料中使用一些添加剂,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促进羊长肉增肥,提高饲料转化率。
同期发情处理
利用激素使母羊同期发情,使配种时间集中,节约劳动力,提高肥羔产量。
经济杂交
引进肉用性能良好的肉用羊品种如无角陶赛特、夏洛莱及萨福克等,与小尾寒羊进行经济杂交,增加肥羔产量。
及时去势和早期断乳
育肥羔羊在1-3周内去势,有利于提高肉的品质,使肉质细嫩,减少膻味,便于管理。
在2月龄断奶育肥,有利于母羊提前配种,提高繁殖率、出栏率和产肉量。
驱虫和饲养
育肥羊断奶后和入秋时分别驱虫一次,常用的驱虫药有硝氯酚、硫双二氯酚、丙硫咪唑等。
推荐配方:青干草40%、玉米秸粉37%、豆饼5%、棉饼4%、玉米14%,用此配合饲料饲养,5个月至6个月,体重可达40公斤左右。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小尾寒羊,提高其生长速度和繁殖率,最终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