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马鳖(通常指中华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饵料的制作与投放
鲜料的添加量一般为10%-40%,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
投料时应采取投喂的形式,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尽量减少对甲鱼的干扰。
投料量以1-1.5小时吃完为标准,剩余饵料应及时收捡。
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应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时开始投喂为宜。
水质调节
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有条件可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
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0.5-1ppm、漂白粉2-3ppm、强氯精1-2ppm、生石灰15-40ppm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5ppm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1-2次即可。
甲鱼池的水体应保持偏碱性环境,pH值控制在7.5~8.0之间,可以使用生石灰调节pH值,建议使用浓度在40ppm左右。
水体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应根据水体的状况调整充气时间的长短,建议固定充气的时间段。
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
在池塘中离饵料台1米左右处围一个1.5米长宽的框,种植水葫芦,水葫芦根系发达,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而起到调水的作用,还有利于甲鱼隐藏、晒背、乘凉等。
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
及时清除病死甲鱼,防止疾病传播。
水温控制
甲鱼最佳生长环境的水温范围为30℃到32℃,应使水、气温保持在这个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浪费。
恒温水产品在温室保温条件下养殖效果较好,一些厂家也采用了不同的加温方式。
饲料管理
鳖是肉食性动物,需要投喂高质量的饲料。根据鳖的生长阶段和市场需求,选择全价配合饲料或新鲜动物饲料。
投喂时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切勿随意更改。
喂食前饲料的准备工作很重要,若投喂粉状配合饵料,最好加40%~50%的水,搅拌成面团状再用绞肉机压制成合适粒径的软颗粒喂食。
注意饲料的质量,动物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一般容易变质,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饲料若储存使用不当很容易腐烂变质。
疾病防治
稚鳖抗病力差,要做好防病工作,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并做好预防工作。
防止疾病传播,需从种苗引进、水质管理、饲料管理等方面入手,确保种苗健康,保持水质良好,定期更换池水,保持水中溶解氧含量在3-5毫克/升以上。
其他管理
采光好,甲鱼池采光既是为了利用光能增加室内温度又可通过光源调节水质,以减少疾病,提高成活率。
适当加深水位,在池周围搭建遮阳棚,但棚不能盖太严,也不能只盖着池的一部分,要让阳光透过棚散射,让稚鳖晒背,在水面种植水浮莲或其它水草,除让稚鳖在水面晒背栖息外,还可起到调节水温、净化水质的作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马鳖的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