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鲵的养殖方法如下:
养殖池建设
养殖池应长方形,长10米,宽2米,高0.60米。
进水管距离池底60厘米,安装过滤网。
出水管平于池底或略低于池底,池底用沙土铺垫,铺放石块若干。
池壁用水泥抹面,保持平整光滑,建造人工洞穴若干个。
池中央设置饵料台,饵料台可放石板若干块,面积约占养殖池的1/3。
池顶用黑色遮阳网搭盖荫棚,以防小鲵吃食时受惊吓。
投放鲵种
每平方米水面投放种鲵15尾,每口20平方米养殖池投放300尾。
投放前用1%龙胆紫溶液浸泡消毒15~20分钟。
投喂饵料
小鲵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如红线虫、蚯蚓、野杂鱼等。
饵料中应富含蛋白质及锌、铁、钙、磷等矿物质。
喂食应定时定量,避免投喂过多导致胀死。
调节水质水温
保持水质洁净,pH值6.50~7.50。
适宜水温7℃~18℃,夏季搭盖遮阳网避暑,冬天加盖塑料膜提高温度。
每天更换水1次,夏天可三次,以流动水为佳。
病害防治
保持水质洁净,定期进行池体消毒。
注意防治烂尾病和腐皮病等常见病害。
养殖过程中要避免水温忽高忽低,保持溶氧量充足。
环境要求
环境要安静,水源水质优于渔业水质标准,水量充沛。
养殖池应避免靠近生活垃圾与工业废水。
日常管理
早上8点和晚上8点为投食时间,形成规律。
定期检查养殖池,观察小鲵的活动和健康状况。
及时捞出病弱个体,保持养殖池内环境稳定。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小鲵,并确保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