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虫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引进优良桑苗和加强林间管理
优质桑苗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如扦插、嫁接、压条等方式进行规模化移栽种植,以提高种桑养蚕的效率。
若优质桑苗较少或种植规模较大,可以通过播撒桑树种子来实现快速高效的种桑养蚕。
引入优良桑蚕品种并进行科学管理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蚕种,以提高蚕的生长和产丝能力。
在小蚕培养中,可以采用小蚕共育方法,并设置适宜的饲养环境和规范化的饲养手段,如按照小蚕适熟叶的采摘标准进行饲喂。
大蚕养殖时,可以采用蚕台育,并加强营养供应和病虫害防治,以控制大蚕病死率。
温湿度调节
小蚕(1-3龄)需要高温多湿的环境,1-2龄适宜温度为26-27度,相对湿度90%,采用全防干育;3龄用半防干育,保持温度在26-27度,相对湿度85%。
大蚕期对高温多湿的抵抗力较弱,相对湿度需保持在75%,蚕座保持干燥。
用叶和喂桑
1龄蚕用桑树自顶芽数下第3叶,叶色黄中带绿,一张蚕种用叶1公斤;2龄用第4叶,叶色绿中带黄,一张蚕用叶3公斤;3龄用第5-6叶,叶色嫩绿色,有光泽,一张蚕用叶10-12公斤。
每天喂4次桑叶,时间分别为上午7时、中午11时、下午4时、晚上10时,每次喂桑要结合扩座。
眠前处理与眠中保护
眠前除沙:小蚕体色转为白色,身体缩短,体表紧张发亮时,即可加网给桑进行眠前除沙。
提青:如出现一部分蚕已睡眠,一部分未眠,应再次加网给桑,把未眠蚕引上来,移到另一簸箕中继续饲养至眠定。
眠中前期蚕座要干,应在蚕座上撒石灰粉,保持相对湿度80%;见有起蚕时,室内宜湿,保持相对湿度85%;如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撒水补湿。
眠起饷食
当95%以上的眠蚕已脱皮,头部由灰白色转为褐色,头部明显变大,幼蚕爬动寻食时,可饷食,饷食的桑叶应稍偏嫩,给桑量宜偏少。
防病消毒
养蚕室要加强通风换气,防止蚕儿高温闷热。
蚕儿忌喂不良桑叶,如未成熟叶、过老叶、旱害叶等。
叶足桑好促饱食,确保叶质优良,做好桑叶的采、运、贮、喂的合理安排,并注意补桑工作。
其他管理
定期进行蚕室蚕具的消毒,保持养蚕环境的卫生。
喂桑时要注意大蚕给桑后,关闭门窗1至2个小时,约吃去桑叶的70%时,再开窗通风,减少水分蒸发,提高蚕的食少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高效、科学的桑虫养殖,获得优质的蚕丝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