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参的养殖方法如下:
施肥整地
施肥以农家肥为主,配合磷酸钙与有机肥。亩施农家肥4000-6000斤,复合肥30-50斤,磷肥50-60斤。
将全部肥料撒后进行深耕细耙整平,做成宽一尺二寸,沟深七寸的畦,长度根据地块而定。
播种
种子用钼肥或温水喷淋,边喷边拌,拌后晾干,即可播种,有利增产。
播种期一般以土壤温度到6-7℃左右,以清明至谷雨期间播种为好,一般4月上旬到6月中旬均可播种。
播种方法
用人工刨穴点播,每穴一至二粒,按行距40cm,株距20cm,深度4cm穴播。亩用种2.5-3斤,苗出齐后,每穴只留一株。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间苗、中耕、除草、浇水。中耕十分重要,第一、二次中耕宜浅,以免伤根。
只要不是太旱不要浇水,天气稍旱还有利于“蹲苗”、扎根,根果增大,从而达到丰产。
雪参果高40cm时要扎架引藤,每株雪参果需要一根指头粗细的小竹竿或树枝,将竹竿或树枝插在株间,两边的竹竿或树枝交叉扎架以防动摇,将雪参果藤蔓引上竹竿或数架,并用绳扎好以防下滑。
收获和贮藏
雪参果一般在11月中下旬成熟,成熟时植株精液茎叶逐渐变黄,果荚变褐色,叶片脱落,根部土地裂缝。
此时将果禾割掉晒干,保存至来年泡水当农药喷杀治虫,也可以用粉碎机加工成粉末保存。
果荚采用人工摘收,晒干后人工脱粒,用布袋装好,置于通风干燥处,做为种用。
建议
选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远离污染源。
土壤处理: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和杀虫处理,确保土壤健康。
管理:出苗后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浇水等,确保雪参生长健壮。
收获:在雪参果成熟时及时收获,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贮藏,以保证雪参的品质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