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茯苓的方法如下:
备料
选择直径12cm以上不成材的松树砍倒,去掉部分枝条,留下树尾的树叶。
将树干按树的大小铲去4~5面树皮,铲面间要留下两指宽的树皮4~5条,从上至下不宜有断痕,留下的树皮称为引线。
将树干锯成长70~80cm的小段,并按“井”字形堆垛于干燥向阳处,垛的四周开好排水沟,地面上撒杀白蚁药。
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土坡地种植,土壤以黄砂土为好,粘土、砂砾土不宜种植,且不宜连作。
种植前进行深翻,将土质整细耙平,并进行消毒杀菌。
接种前半个月还需进行一次深翻,彻底清除土壤中的杂质和虫害。
接种
种植时间:春季末或秋季进行,具体时间为5-6月份之间,气候环境适宜,种下之后方便管理。
在整理好的地块中顺着坡开窑,将段木放在窑内摆放好,菌种消毒处理,避免感染细菌。
将菌种均匀摆放在段木的两头或接口处,撒上一层灭白蚁的药剂,最后用土轻轻覆盖。
后期管理
接种一周左右就会长出白色的菌丝体,要及时查看出菌情况,若有缺漏及时补种。
每隔十天检查一次,看看有没有死菌或异菌,发现后及时拔除,避免感染到健康的菌种。
经常查看段木,若是露出地面要培土处理。
若有白蚁出现,要进行灭蚁,因为白蚁是茯苓生长的天敌。
采收加工
茯苓一般在接种后8~10个月成熟。
将采收的茯苓堆放在室内避风处,用稻草盖严“发汗”5~6天,然后摊开晾1~2天。
待水分蒸发后,重新堆起,再用稻草盖严放5~6天后,去皮,放入蒸笼内隔水蒸熟至透心,或用水煮熟至透心。
取出用利刀将其切成长×宽×厚=4cm×4cm×0.5cm的块状,备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种植茯苓,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