蚬的养殖方法如下:
选择养殖地点
蚬子喜欢栖息在泥沙底质的水域,因此养殖地点应选择水底为泥沙的地方,如旧河道、河汊、港湾和旧池塘等。
养殖池塘的水深应保持在1米左右,水质不宜过分肥沃,底质以砂土为宜。
种苗选择与运输
蚬种苗的规格为800~4000个/千克,放养密度为每亩60~130千克。
从外地购买蚬种时,应装入麻袋或草包中运输,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堆放过厚。
养殖管理
在放养前,应将池水排干,在日光下曝晒2~3周再注水,以清除敌害生物。
养殖过程中应投喂豆粉、麦麸或米糠,也可施鸡粪或其他农家肥料,保持水体中有一定的肥度。
养殖期间应少投饵,适量施农家肥,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注入农药和化肥水。
起捕与分离
起捕河蚬时,可采用带网的铁耙,捕起后再用铁筛分出大小,将较小的个体仍放回原池继续饲养,较大的洗净、碾碎后喂鳝。
混养
河蚬可与鲢、鳙、草鱼混养,但不能与青鱼、鲤鱼混养,以免影响蚬的生长。
环境控制
养殖河蚬的水域一般2~3米深为最佳,最好水底有淤泥,可以让河蚬有充足的营养物质。
在可能会有大浪的湖泊里,应对网箱进行一些处理,以保护河蚬和竹筏。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并加入补充的矿物质,如钙片、澄清石灰水和高纯度氯化钙,以保持水体的矿物质浓度适宜。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蚬子,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