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官窑

教育巴啦啦 · 2025-01-03 05:05:56

官窑,是 宋代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属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官窑瓷器在宋代主要指北宋和南宋时期在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因此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

官窑瓷器有以下特点:

专为宫廷烧制:

官窑瓷器是专门为皇室和官府烧制的,其生产过程严格受限,只求精品,不计成本。

釉色与造型:

官窑瓷器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釉色包括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釉层普遍肥厚,常有开片。器物造型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工艺讲究:

官窑瓷器的原料选用和釉色调配非常讲究,胎骨颜色泛黑紫,口沿部位因釉垂流而露出紫黑色,称为“紫口”,底足露胎,称为“铁足”。

器型多样:

官窑瓷器的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

历史传承:

官窑制度自唐代开始,宋代设有监和局负责瓷器生产,元代则设局提领监陶。明代的官窑采取“官办民烧”的形式,清代则采取“官搭民烧”的折中形式。

官窑瓷器不仅在当时极为名贵,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被世人视为稀世珍宝。现代的景德镇御窑厂等仍延续着官窑的生产传统,烧制出许多精美的瓷器。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