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苗的养殖需要关注多个方面,包括运输、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免疫接种等。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
运输
运输前准备:猪苗在运输前不应喂得太饱,并在运输前2-3天于饲料中添加增强体质、抗应激的药物,如维生素C、多种维生素、葡萄糖等。临运前用气味大、刺激性小、可带猪消毒的消毒水进行带猪消毒。
运输途中管理:夏天应注意防暑降温,最好选在晚上凉爽时进行运输;冬天应主要防寒保暖。如果运输时间较长,中途保证充足饮水的同时,应喂少量精料和青饲料仔防止小猪过于饥饿,体质下降。
饲养
初次喂食:猪苗到达目的地前应准备好栏舍,提前进行清扫、消毒。冬天,做好防寒准备,夏天做好防暑的准备工作。如冬天,在生猪到达前尽量将栏舍温度保持在20-25度左右;夏天,注意温度控制的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防止高热、高湿。
饲料管理:到达后随天数的增加慢慢恢复正常供料,1星期内完全按正常情况饲喂,这样可防止仔猪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的发生。饲料中可加维生素、抗生素。
管理
合理分群:把体重相差不大,品种和来源相同的猪苗放在同一圈中饲养,以防大欺小、强欺弱,互相打斗和采食不均。
环境控制:保持猪舍环境干净、卫生,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保持空气新鲜。
日常护理:每天清扫圈舍2次,每周会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他消毒药消毒1次。仔猪生后55~60日龄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
疾病防治
卫生消毒:严格做好卫生消毒、驱虫和防疫工作,保障引进猪苗健康生长。猪引进的15天内应每隔2-3天带猪消毒1次,以后可每7-10天带猪消毒1次。
驱虫:在猪苗进场适应5-7天后,要重新接种猪瘟、伪狂犬等疫苗,并根据实际需要,是否接种喘气苗、猪蓝耳病等疫苗,同时,要重视卫生、消毒、驱虫工作。
疾病观察与治疗:细心观察,发现病猪,应及时诊断,对症治疗。某些养殖户由于害怕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现猪群出现异常,马上将最强效的药物用上,这样,即使是1头健康苗猪,也可能因中毒加应激而造成死亡。因此,只有根据掌握的信息,合理用药,对症治疗加上增强体质的辅助治疗,猪群才可能大病化小,小病化无。
免疫接种
疫苗选择:在猪苗进场适应5-7天后,要重新接种猪瘟、伪狂犬等疫苗,并根据实际需要,是否接种喘气苗、猪蓝耳病等疫苗。
接种时间:仔猪在转群前用驱虫精、四咪吐等驱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或用虫克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当仔猪在仔猪培育舍饲养5周时转入生长肥猪育舍。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提高猪苗的成活率,确保猪苗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