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的主要繁殖方式为根茎繁殖,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宜,避免与芝麻、花生、油菜、豆类、萝卜、瓜类、棉花等作物连作。
土地应深翻30厘米左右,施足基肥,以农家肥为佳。
整细耙平土地,做宽1.2米左右的畦。
根茎处理与栽种
将成熟的地黄根茎切成3-6厘米长的小段,切口蘸草木灰,稍晒即可栽种。
按行距35厘米、株距30厘米挖穴,穴深3-5厘米,每穴1-2节栽子,覆土、镇压。
每亩需种栽30-40千克。
田间管理
出苗后管理:大约10天左右出苗,当苗高10-20厘米时,进行间苗,每穴留壮苗1株,缺苗及时补栽。
施肥:齐苗后结合除草施肥一次,每亩施人畜粪水3000千克或饼肥50-100千克。苗高15厘米左右,再施第二次,每亩施尿素10千克。封行后不再追肥。
浇水:以勤浇为主,生长前期浇水应及时,雨季注意排水。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为斑枯病与轮纹病。收获时清除残枯病叶并烧毁或深埋。增施磷、钾肥,增强抗性。发病时喷1:1000甲基托布津液,每隔10-14天一次,连续3-4次。
收获与贮存
一般在植株生长2-3年后进行收获,收获时将根茎完整地挖起,清除泥土,清洗干净,可以晒干或进行烘干处理,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地黄的养殖,获得高质量的地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