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路砖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且详细的步骤:
干铺法
基层处理
首先,基层需要用水浇湿,除去杂物和浮沙。
抹结合层
使用1:3的干性水泥浆,按照水平线探铺平整。
铺砖
把砖放在沙浆上用胶皮锤振实。
浇抹水泥浆
把地面砖取下浇抹水泥浆,然后把地面砖放实振平。
这种方法技术含量较高,费用也相对较贵。
湿铺法
基层处理
基层需要用水浇湿,除去杂物和浮沙。
抹结合层
将1:3的干性水泥浆替换成水泥沙浆和普通水。
铺砖
把砖放在沙浆上用胶皮锤振实。
浇抹水泥浆
把地面砖取下浇抹水泥浆,然后把地面砖放实振平。
这种方法比较普遍,适合大多数地面砖的铺贴。
传统铺法
基层处理
基层需要用水浇湿,除去杂物和浮沙。
抹结合层
使用与砖的颜色相近的勾缝剂进行勾缝处理。
铺砖
以墙边平行的方式进行铺贴,砖缝要对齐且不能留缝。
这种方法使整体看起来清爽、整洁、大方得体。
不规则法
基层处理
基层需要用水浇湿,除去杂物和浮沙。
铺砖
随意铺贴,不按照特定的要求或形状进行铺贴。
这种方法适合追求个性化的铺贴效果。
柔性基础上的柔性铺设
基层处理
在平整、压实、密实度达90%以上的路基上铺上25-50mm的沙子。
铺砖
在平整的沙子上铺设路砖,砖与砖的接缝用细纱添满。
增强结合力
在砖面上撒上水,水通过砖缝渗到垫层上,增强与垫层的结合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柔性基础,如土地面。
刚性基础上的柔性铺设
基层处理
基础必须整平、压实、密实度达90%以上。
水泥稳定层
厚度为300mm,成分包括石子、矿粉和水泥,比例为30%、30%、20%、10%、10%。
垫层
厚度为30mm,水泥:沙子=1:2。
铺砖
在垫层上按设计好的排列方式铺设路砖。
这种方法适用于刚性基础,如混凝土地面。
特殊部位的施工
检查井、污水井周围
突出部位应予清除,并用基层材料修整至基层顶面标高。
平面弯曲路面
通过调整路面砖接缝宽度进行铺贴,接缝宽度应符合CJJ79-98的要求。
这种方法适用于特殊部位,如检查井、污水井周围和平面弯曲路面。
铺贴地砖的九步走
刷水泥水
在地面刷一遍水泥和水比例为0.4--0.5的素水泥水。
铺砂浆
铺上1:3的砂浆,砂浆要干湿适度。
铺砖
把地砖铺在砂浆上,用橡皮锤敲打结实和第一块基准砖平齐。
检查与补充
敲打结实后,检查砂浆是否有欠浆或不平整的地方,撒上砂浆补充填实。
拉基准线
纵横拉两条基准线,保证地砖贴得规矩。
铺贴
沿着基准线铺贴第一块基准砖,然后依次铺贴其他地砖。
检查平整度
用水平尺检查地砖的平整度。
灌缝
路面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