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蛋鸡的技术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场地选择、育雏管理、育成管理、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术要点:
场地选择与建设
选址应远离噪音大、居民区等污染源,距离皮革厂、矿场、屠宰场等2000m以上。
鸡舍应建在通风、光照良好、安静的环境中,最好采取封闭式,配备应急发电设备。
鸡舍内部应安装机械喂料、机械清粪机、风机湿帘降温、乳头饮水器、热风炉等设施。
雏鸡选择与育雏
选择健康、无病害、羽毛丰满、行动灵敏的雏鸡。
雏鸡放入养殖场前需消毒,同时养殖场也要进行全面消毒管理。
育雏期温度应控制在30-35℃,湿度在50-70%左右,光照在18-23小时。
饲料管理上应添加维诺鸡用高维补充维生素,促进生长速度,提高食欲性和抵抗力。
育成期管理
将病、弱、残鸡及时转移出来,避免应激反应,光照控制在16小时。
控制蛋鸡的体重,限制采食量,减少脂肪积蓄,提高蛋鸡品质。
饲养管理
保持适当的养殖密度,每只产蛋母鸡应有足够的饮食供应,保持鸡群清洁,适量供饮水。
水质要干净,每天定时喂食,拌料添加维诺霉清多矿补充矿物质,提高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
定期抽查测定鸡群的平均体重,保证体重均匀,避免体重过小或过大的鸡分群饲养。
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消毒和免疫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及时识别和治疗疾病,减少疾病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环境管理
鸡舍要保持通风良好,即使在冬天也需要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控制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根据天气变化调整管理方案。
适当进行放养,让鸡只充分运动,呼吸新鲜空气,提高产蛋品质。
投料技巧
掌握鸡在一天中的两次觅食高峰,分别是日出后2-3小时和日落前2-3小时,此时投食,产蛋率较高。
鸡蛋增色
在日粮中添加0.3%的红辣椒粉、6%晒干粉碎的苜蓿叶粉和5%的松针粉,可以使蛋黄颜色加深。
通过以上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增加产蛋量,改善蛋品质,并降低养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