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虫怎么养殖

王十年思考 · 2025-01-03 07:21:17

虻虫的养殖方法如下:

养殖池建设

使用砖和水泥砌一个饲养池,面积根据饲养数量而定,一般池深1.5米,埋入地下50厘米,地面1米。

池内填入沙壤腐殖土做成斜面,在池的较低部位储水养殖水生昆虫、甲壳虫等,水边潮湿地区可放养虾蚓和蜗牛等软体动物。

在池的另一侧高出水面20厘米外种植耐混性植物,作为遮荫、调节环境温湿度及翌年化蛹的隐蔽场所。

种虻饲养管理

将虻虫置于虻虫笼中,给予一定光照,生活温度为15℃~30℃,最适宜温度为27℃~28℃,湿度65%~70%时产卵最多。

雌虻交尾后将卵产在集卵信息物上,卵呈白色,大小为1-1.2×0.2~0.4毫米,聚成堆,每次产卵800~1200粒。

卵移至育蛆室内孵化,温度要求在25℃左右,卵经1~2天转变为褐色或黑色,再经6~8天孵出幼虫。

幼虫饲养

幼虫期的虻虫生活在水中或湿泥里,以池中昆虫幼体和小甲壳动物或软体动物为食。

幼虫长大后向岸堤爬动,在岸堤的土下过冬。

冬季和早春,池面上要盖上一层草帘或麦秆等保温覆盖物,防止池水面结冰。

采收与加工

虻虫采收后需用沸水烫死,泡洗干净,然后用线贯穿架起晒干或阴干。

一个15—25平方米的饲养池,可生产虻虫干品20多公斤。

环境控制

饲养过程中要保持池内环境干净,定期清理残渣和污垢,保持水质清洁。

控制好饲养池的湿度和温度,避免因环境不适导致虻虫死亡。

饲料与饵料

种虻的饲料包括全脂奶粉、白糖、鱼粉、鱼肠、屠宰下脚料、厨房废弃物等。

幼虫的饲料以蚯蚓、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昆虫的幼虫为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虻虫,并获取其作为饲料或药用昆虫的干品。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