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鸡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场地选择
选择水源干净、利于排泄、地形开阔、土壤以泥壤为佳的场地。
建造饲养池,每个池子大小控制在3×4米左右,中间留出走道,外围用塑料布或网围绕防止青蛙逃跑。
繁殖孵化
春天回温后准备繁殖,将卵产在卵池中,并进行消毒,注入清水。
田鸡移入产卵池后2-16小时完成产卵,卵吸水膨胀后移入孵化池。
控制好水温调节,孵化期一般2-16小时。
筛选分级
幼蛙驯养20-30天后,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
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喂养训食
初期田鸡脆弱,需频繁更换水,保证池水活性,初期喂养大豆渣混合鱼粉。
后期可喂养昆虫,初期切碎昆虫避免幼蛙无法进食。
日常管理
日常巡视,检查是否出现鸟类捕食情况,考虑加防空网。
防晒措施,天气炎热时需增加遮阴面积。
疾病防治
观察鸡只身体状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控制光照时间,模拟自然环境,帮助田鸡有规律地作息。
饲料与饮水
饲料需丰富且均衡,严格控制蛋白质、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物质的质量和比例。
饮用水必须健康、纯净、冷却,夏季定时更换水。
环境要求
田鸡对环境敏感,需放置在合适的环境中,晚上保持暖和和干净,鸡舍必须清洁。
分级饲养
由于田鸡性情凶猛,需分级饲养,避免弱肉强食现象,保证每只田鸡都能吃饱。
放养与管理
初次放养:雏鸡出生后约1个月,体重达到0.25~0.3千克,在天气温暖时分批放养到山坡草地上。
调教方法:使用饲料引诱鸡只上山,并吹响哨子形成条件反射。
补饲和饮水:观察鸡群觅食情况,每天补饲1~2次,饮水2~3次,注意天气预报和防范天敌。
以上是秧鸡养殖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