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哇怎么养殖

必月有脑 · 2025-01-03 07:50:11

养殖牛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野外粗养

全天然放养半粗放饲养两类。

常见养殖方式包括水库养殖、沼泽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和稻田养殖。

特点:饲养场地较大,投资小,收益大,人为干预少,但单位面积产量低。

集约精养

利用人工饵料和非农耕地,采取人工方法建造池塘,进行集约化精细管理的养殖方式。

根据饲养场地差别,可分为池塘养殖、场区养殖、庭院养殖、室内养殖和恒温养殖等几种方式。

特点:养殖密度大,单位面积产量高,高投入高产出,经济效益显著。

建造蛙池

养殖场应冬暖夏凉,远离嘈杂,交通便利,供电充足。

水源条件是养蛙成败的关键,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达到渔业水质标准。

蛙池应分为大池和小池,池边用筛绢网围好,池埂高40厘米,坡度为1∶3,水位保持在30~40厘米。

种蛙交配与繁殖

选择体格健壮、反应灵敏、无伤无病、发育良好、性成熟、体重400克以上的青年蛙作为种蛙。

通过调节水位和光照来调节水温,将公母蛙按1∶1或1∶2的比例配对,移入产卵池。

产卵后及时清理卵巢,避免卵的感染和孵化幼蛙后的观察和投喂。

饲养管理

遮阴:幼蛙惧怕日晒和高温干燥,因此幼蛙池必须设有遮阳棚。

控温:适宜的水温为20-30℃,湿度保持在60%-80%左右,定期检测水温和湿度。

防污:经常清扫食台上剩余残饵,洗刷食台,及时捞出池内的病蛙、死蛙以及其他腐烂物质,保持池水清洁。

除害:防止老鼠、蛇等天敌进入养殖池。

分养:在人工高密度饲养下,将生长快的大蛙拣出,分池分规格饲养,避免“大吃小”现象发生。

饲料管理

牛蛙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鱼类、虾类、昆虫等为食。

可以选择鲜活的小鱼、蚯蚓、蚂蚱、蛞蝓等作为饲料,定期进行饲料更换,保证饮食多样性。

饲喂要注意定时定量,先草后料,夏季多喂绿草,控制饲料的酸度。

繁殖与越冬

牛蛙在合适的环境下繁殖能力很强,雌性牛蛙每年能产卵2-3次,每次产卵数量在几千个至几万个不等。

孵化池要求水质干净,水温稳定在20-30℃,pH值为7-7.5。

幼蛙越冬管理包括建塑料大棚、建蛙巢、引用地热水等措施,使其安全越冬。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牛蛙的生长速度和品质,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