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蟾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养殖场的建立
养殖场应建在靠近池塘、水沟,且有杂草、水源的地方,四周设围墙以防蟾蜍逃跑和畜禽进入。
种蟾及卵块的收集
可以捕野生体大、健壮、无病、无伤的蟾蜍作为种蟾蜍,每平方米放养种蟾1~2对,雌雄比例为3:1。
从池塘、河流收集蟾蜍具备卵块,将卵块放于水温为10~30摄氏度的池水中,经过3~4天即可孵化出小蝌蚪。
蟾蜍的饲养管理
刚孵化出的小蝌蚪2天内靠卵膜内残留营养物质生活,3天后开始摄食,可投放米糠、麦麸、厨房下脚料、蚯蚓、蝇蛆等,每天投喂1~2次,水温保持在16~28摄氏度,水质要清新,水深以0.2~0.4米为宜。
成年蟾蜍以昆虫、小鱼虾、黄粉虫、蚯蚓等为食,饲养密度和饲料种类需根据蟾蜍的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疾病防治
防止老鼠、蛇、鸟等天敌的侵害,定期巡查养殖场地,保持环境清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繁殖与孵化
繁殖季节一般在春季和夏季,选择健康的蟾蜍作为种源,将卵放置在适宜温度的水中孵化,注意观察卵块的孵化情况并及时收集小蝌蚪。
采集蟾酥
蟾酥是蟾蜍耳后腺分泌的白色浆液,采集时先准备好工具,将蟾蜍固定后刮取耳后腺的浆液,注意避免使用铁器接触浆液,以免变黑,采集后的浆液需及时过滤、阴干或烘干制成团酥。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蟾酥的人工养殖,并获取具有药用价值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