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蚊的养殖方法如下:
培育池的准备
面积:1-100平方米,根据规模选择合适的大小。
结构:水泥池,池深约50厘米,水深20-30厘米。
池底:铺富含有机物的淤泥,池底最好采用孔径为0.6厘米的筛网过滤的细泥。
养殖方法
自然产卵:每年春季,当水温上升到14℃以上,气温在17℃以上时,摇蚊会在培育池中自然产卵繁殖。2-7天后卵孵化出膜。
饲料与施肥:刚出膜的摇蚊幼虫以各种浮游生物、菌团和有机碎屑为食。要经常泼洒发酵过的有机肥,保持池水较高的肥度。
光照管理:摇蚊幼虫具背光性,在光照强烈的夏季,要适当加深池水,使池水深度维持在40-50厘米左右,或在池子的上方加盖凉棚、搭设葡萄架等。
捕捞:捕捞时,先用孔径为1.5毫米左右的网将池中大颗粒的烂草败叶捞去,然后排去部分池水,再铲取底泥,用孔径为0.6毫米的筛网筛去淤泥,即可取得摇蚊幼虫。
其他注意事项
水质管理:摇蚊幼虫耐低氧能力很强,但为了保持其健康生长,池水不需特别加以管理,但需定期更换新鲜水并清洁容器。
病虫害防治:要注意防止鱼类、螺等生物敌害的侵入,确保摇蚊幼虫的生长环境。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摇蚊,并获取其幼虫作为水产养殖的优质饵料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