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泵时,应综合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
流量
流量是选泵的重要性能数据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生产能力和输送能力。选择泵时,应以最大流量为依据,兼顾正常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通常可取正常流量的1.1倍作为最大流量。
扬程
装置系统所需的扬程是选泵的又一重要性能数据,一般要用放大5%—10%余量后的扬程来选型。
液体性质
液体性质包括液体介质名称、物理性质(如温度、密度、粘度、介质中固体颗粒直径和气体含量等)和化学性质(如化学腐蚀性和毒性)。这些性质涉及到系统的扬程、有效气蚀余量计算和合适泵的类型选择。
管路布置
装置系统的管路布置条件包括送液高度、送液距离、送液走向、吸如侧最低液面和排出侧最高液面等数据,以及管道规格及其长度、材料、管件规格和数量等。这些条件有助于进行系统扬程计算和汽蚀余量的校核。
操作运转条件
操作条件包括液体的操作温度、饱和蒸汽力、吸入侧压力、排出侧容器压力、海拔高度、环境温度以及操作是间隙还是连续的、泵的位置是固定的还是可移的。这些条件会影响泵的选择和使用效果。
具体操作步骤
确定泵的型式和性能
根据装置的布置、地形条件、水位条件和运转条件,选择卧式、立式和其它型式的泵。
根据液体介质性质,选择清水泵、热水泵、油泵、化工泵或耐腐蚀泵等,并考虑是否需要无堵塞泵。
确定泵的型号
根据最大流量和放大5%—10%余量后的扬程,在泵的特性曲线或系列特性曲线上确定具体型号。
考虑生产工艺要求,选用不同形状的Q-H特性曲线。
校核泵的性能
对水泵或输送介质的物理化学介质近似水的泵,需到产品目录或样本上进行校改,确保正常工作点落在优先工作区内,有效NPSH是否满足要求。
对于输送粘度大于20mm²/s的液体泵,要把以水实验泵特性曲线换算成该粘度下的性能曲线,特别要对吸入性能和输入功率进行认真计算或校核。
确定泵的台数和备用率
根据正常运转的泵的台数,考虑是否需要并联或备用泵,以确保生产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
选购泵的手续
严格审验“三证”,即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避免购置淘汰产品及劣质产品。
建议
在选型过程中,可以咨询泵制造商或经销商,获取专业的建议和技术支持。
综合考虑设备费、运转费、维修费和管理费的总成本,选择经济上合理的泵型。
确保所选泵的型式和性能符合装置的工艺参数要求,满足介质特性的要求,并具有高可靠性和低噪声。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特定应用需求的泵,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