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麻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养分的中性砂壤土。
播前深翻整地,深度以40厘米为宜,要求深、细、平、实、匀。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一般亩施腐熟的农家肥5000千克以上,标准氮肥40~45千克,磷酸二氢钾45千克。
播种
种子繁殖:
选用成熟饱满的种子,春季4月开始播种。
条播或穴播,播种深度为1.50~2厘米,播后盖2厘米厚的河沙,一般播后10~15天即可出苗,亩播量为300克,株行距为20厘米×20厘米。
如果采用地膜覆盖或育苗移栽,效果更好。
分株繁殖:
秋季或春季解冻后将成年植株挖出,根据株丛大小分成5~10个单株。
按行株距各30厘米开沟、栽种、覆土至根芽,将周围土压实后浇水,精心管理,促进正常生长发育。
田间管理
定植后的麻黄草幼苗,在1个月内要保持土壤湿润,不能受旱。
在幼苗生长过程中,667m²追施尿素5~10kg,并及时浇水,以防烧苗。
人能进地时,及时除去田间杂草。结合中耕及时除草,每年松土3~5次,结合松土清除杂草3~5次。
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立枯病、蚜虫等病虫害,注意保持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病株和杂草。
适时采收
麻黄一般5~6月为旺盛生长期,9~10月为麻黄碱积累高值期,采收不可在高值期进行。
种子直播麻黄在第三年10月底或11月初为宜,收获后长出的再生株每两年轮采一次最佳,采收时应保留3厘米的芦头,以利于再生。
建议
品种选择: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麻黄品种,如中麻黄、木贼麻黄和草麻黄等。
育苗管理:育苗时要选择地势平坦、保水能力较强的沙壤土,做好消毒处理,保持土壤湿润,及时追施肥料和除草。
移栽管理:移栽时要注意保护根系,保持适当的株行距,及时浇水,确保麻黄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养殖麻黄,提高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