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肉桂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技巧:
选地和整地
肉桂是深根性树种,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性良好的黄壤土中。应避免在地下水位高、含沙质大的土壤中繁殖育苗。
选地整地时,应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深翻土壤,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整地要细致,作成高畦,并开好排水沟。
种子处理
肉桂种子在2-3月份成熟,果皮呈紫黑色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应先洗刷去果皮及果肉,然后晾干表面水分后播种。种子不宜在阳光下曝晒和长期久放。
播种方法
播种可在春季进行,一亩地可播50公斤左右,采用点播或撒播的方式,种子间距约6厘米。播种后即用一层薄土覆盖表面,淋水后直接盖上蕨草。
苗期管理
播种20天后,苗长出6-7厘米高,可以揭去蕨草,搭建约1.2米高的遮荫棚。30天后,当苗芽的小叶如指头般大时,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以后每隔15天喷施一次。
在幼苗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中耕除草,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积水。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阴雨天气要及时排水。
移栽
育苗1年后,当苗高30厘米左右时,即可进行移栽。移栽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4米、株距2-3米挖穴,穴径和深均为40厘米,每穴施入腐熟厩肥10千克,与底土混匀,覆盖细土10厘米,每穴栽植壮苗1株,然后填土至地面齐平,浇水,再覆土至稍高出地面即可。
病虫害防治
注意防治害虫,如樟红天牛的幼虫,发现后可将受害部分砍去焚毁,并进行捕杀,或用硫黄蒸气熏杀。
炮制方法
肉桂采收后,需要刮去粗皮,切片晾干或捣碎磨粉,制成肉桂粉。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地养殖肉桂,获得高质量的桂皮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