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甲鱼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场地选择
养殖场地应选择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无污染、有独立排泄系统、交通方便的地方建池。养殖用水应符合NY的规定,鳖池要求应符合SCT的规定。
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可以用砖块在池周砌成cm高的防逃墙,转角成圆弧形,墙顶向内伸檐cmcm。也可以采用塑料板、石棉板或水泥板替代砖墙,视防逃墙材质和损坏程度,定期检查、维修或更新。在饲养池进、排水口处装置牢固的拦网,以防鳖逃跑。
饲料台
饲料台用长m、宽mm的水泥预制板(或竹板、木板)斜置于池边,板长之一边淹入水下cmcm,另一边露出水面,坡度约为°。饲料台数量视养殖密度而定,使用颗粒饲料时饲料台宜平放。
晒台
晒台在鳖池向阳面利用池坡用砖块或水泥板使池边硬化,做成与池边等长、宽约m的长条形斜坡。
清塘
清塘有干池清塘和带水清塘两种方法。干塘清塘是清塘时把水抽干,清除杂草、淤泥和敌害,然后曝晒一段时间。带水清塘是在池中留水清塘,用生石灰化水后全池泼洒,消毒后把水抽干,再曝晒一段时间。
苗种放养
苗种放养要求体表有光泽,翻身和行动活泼有力,无伤、残、虫、病。亩放养规格为克只的稚幼鳖只。每年月下旬至月中旬放养。
投饲
投饲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SCT要求。动物性饲料包括鲜活鱼、虾、螺、蚌、蚯蚓、禽畜内脏等,投喂前应消毒处理。植物性饲料包括新鲜南瓜、苹果、西瓜皮、青菜、胡萝卜等,投喂前也应消毒处理。投喂前鲜活饲料需洗净、切碎,配合饲料加工成软硬、大小适宜的团块或颗粒,投在未被水淹没的饲料台上。根据鳖的摄食情况确定每天投喂次数,一般情况下,水温℃℃时,两天一次;水温℃℃时,每天一次;水温℃以上时,每天两次,分别为:前和:后。一般上午投日投喂量的,下午投。投饲前清除残饲,做好吃食记录。
生态养殖模式
采用“鱼+羊+鳖”套养模式,实行甲鱼低密度放养,投喂小鱼、螺蛳、河蚌、蚯蚓等天然饵料。堤埂种草养羊,羊粪供鱼鳖食用。鱼鳖混养,有效改善水中的溶氧条件。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生态效益,还带来了经济效益。
稻鳖共生
在稻田里放养甲鱼,水稻以甲鱼粪便为养料,不施化肥、农药。甲鱼食物主要以稻田里的害虫、小鱼、小虾、螺丝等为食,排泄物又可以为水稻提供有机养料,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链。这种模式每亩产值可增加近5000元。
鱼鳖混养和莲鳖套养
利用汉寿县内的水域面积,实施纯野生养殖、鱼鳖混养、稻鳖共生、莲鳖套养等模式,让甲鱼与其他农作物共生共长,提高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汉寿甲鱼可以实现生态、健康、高效养殖,确保其肉质纯正细嫩、鲜美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