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黄桑鱼苗(黄颡鱼)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步骤,包括池塘准备、鱼苗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和疾病防治。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方法:
1. 池塘条件
水深:黄颡鱼需要较深的水域,通常要求池塘水深达到2米以上,以保证其正常生长。
池底:池底应平坦,少淤泥,保水性好,并有遮光物。
水质:水质要求清新,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0-8.5之间。
增氧设备:池塘中应配备增氧设备,以确保水体中的溶氧量充足。
2. 清池消毒
清塘:清除池塘中的杂草和过多淤泥,保持淤泥厚度在10厘米左右。
消毒:使用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用量为每667平方米125千克至150千克,以彻底杀灭病原生物。
3. 鱼苗放养
放养时间:一般在6-7月份进行放养。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经济状况及养殖水平高低而定,一般每亩放养1.5-2.0万尾。
鱼苗规格:放养的鱼苗规格应整齐,体壮,无伤病,游动敏捷。
消毒处理: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
4. 饲料投喂
初期饲料:开口饵料可以为卤虫无节幼体,日投喂2次,每天每万尾苗投25克。
后期饲料:随着鱼苗的生长,可逐渐投喂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作活饵,或直接投喂轮虫、枝角类等活饵。
配合饲料:黄颡鱼种配合饲料要求粗蛋白质40%-43%,粗脂肪8%-10%,碳水化合物18%-23%,纤维素3%-5%。
投喂方法:投喂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量、定质、定点,并根据天气、水温、水质等情况灵活调整投喂量。
5. 日常管理
巡池:每日清晨巡池1次,勤巡池并观察水色和鱼的进食情况。
清整食场:每3-5天清整食场1次,每半个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
增氧:保持水体溶氧丰富,每2天吸污1次。
6. 疾病防治
预防:定期注入新水,使用微生物制剂对水质进行调控,保持水质肥、活、爽。
治疗:发现疾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环境条件。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黄桑鱼苗,提高养殖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应密切关注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确保养殖过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