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咬边是指 在金属焊接过程中,焊缝边缘的母材上出现被电弧烧熔的凹槽。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咬肉”。焊缝咬边是一种不良的焊接状态,它可能出现在焊缝的两侧或内部,表现为不规则的虚焊状态,没有达到规定的焊缝宽度和高度。
产生原因
焊缝咬边的主要原因是焊接参数选择不当,如电流过大或电弧过长,以及焊工操作手法有误,例如焊条角度不正确、运条速度太小等。此外,焊条与工件间角度不正确、摆动不合理、电弧过长、焊接次序不合理等因素也会导致咬边。在立焊、横焊、仰焊等位置,咬边问题更为常见。
危害性
咬边是一种危险的缺陷,因为它不仅减小了基本金属的有效工作截面,而且在咬边处还会造成应力集中,从而可能发展为裂纹源。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咬边的产生,以确保焊接质量和结构的安全性。
矫正措施
为了消除焊缝咬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矫正操作姿势,确保焊工在焊接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
选用合理的焊接规范,包括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以适应不同的焊接要求。
采用良好的运条方式,确保焊条与工件之间的角度合适,运条速度稳定。
在焊角焊缝时,可以考虑使用交流焊代替直流焊,以减少磁偏吹的影响。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焊缝咬边的发生,提高焊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