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条件
选择靠近水源、进水排水方便的地点建塘,池塘面积可大可小,视养殖规模而定。
水深应保持在1.5米以上,温度25-28℃,PH值范围6-9为宜。
池底要平坦,底质以沙质土为好,同时要配齐各增氧、排灌设备。
清塘施肥
上一年度养殖结束后对池塘进行暴晒清淤,然后放苗前15天再使用漂白粉带水清塘。
用药后7天,亩施用发酵后的鸡粪150千克,以培肥水质。
鱼种投放
选择健康无病鱼种进行放养,鱼种放养时用3%食盐水浸洗消毒。
在黄骨鱼鱼种下池1-2周后,搭配投放一些与黄颡鱼在生态和食性上没有冲突的其它鱼类,以充分利用池塘的水体空间。
饲料投喂
黄骨鱼为杂食性鱼类,人工养殖可喂绞碎的鱼、虾及软体动物,也可饲喂配合饲料。
投喂时应注意“尽早开食、少喂多餐”,根据天气、水温、水质等情况科学投料。
水质管理
定期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活、清、爽,同时池水透明度应维持在35厘米以上。
高温季节,每月坚持使用生石灰15千克/亩兑水全池泼洒一次,消毒改良底质,提高水体PH值。
病害防治
养殖期间使用阿维、伊维菌素等温和性药物杀虫防病。
最好是在饲料中伴入0.7%甘露低聚糖添加剂,以提高黄骨鱼的抗病能力和消化能力。
日常管理
在养殖黄骨鱼的过程中,要根据温度逐渐加深水位,并且要每隔10天左右往池塘中注入一次新水,保证水中的氧气含量。
要用生石灰对池底进行消毒,防止黄骨鱼生病。
养殖设施
配备增氧机、抽水机、投饵机、养殖渔船等机械设备,确保水体溶氧充足,水质清洁。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黄骨鱼的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