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林蛙卵怎么养殖

亲子百科 · 2025-01-03 12:15:14

人工养殖林蛙卵的步骤如下:

养殖场建设

选择森林茂密、水源充足、面积在100至200公顷以上的流域建立林蛙养殖场。

在养殖场内,每10公顷修1个或2个越冬池,池面有排水孔和排水道。越冬池的面积不得低于100平方米,水深1.5米以上,水质清新。

孵化池选择向阳面,面积大小因地而宜,最好选择离森林较近的位置,以利幼蛙变态后及时上山。

繁殖场建设

场址选择:必须建在周围有大面积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地方,场内应有宽1-3米、水深30-50厘米的小溪,全年水量充足,且有几处深水以满足林蛙的越冬需要。

繁殖池组成:包括产卵池、孵化池、饲养池和变态池。产卵池面积以每个20-30平方厘米为宜,矩形,设在上游水渠附近;孵化池以6×4米长方形为佳;饲养池以10×4米的矩形池较为适合,池深30-50厘米,内设置3-5个“安全坑”。

人工繁殖方法

林蛙一年只繁殖一次,初生后24个月即可达性成熟,平均怀卵量为1000-2000粒/只。

达到性成熟的林蛙4月中旬左右解除冬眠后,于夜间顺水到下游上岸,上岸后即进入产卵场开始抱对交配。雌性林蛙产卵后不吃不喝,潜伏于松软的土壤、枯枝落叶下进行半个月左右的生殖休眠后转入森林谋生。

种蛙可在春秋两季捕捉,4月上旬至中旬是最佳捕捞期,秋季捕捞最为方便且数量较多,时间以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林蛙准备冬眠时最适宜。

孵化与养殖管理

孵化前准备:修整产卵池,清除淤泥,整理好池埂进行消毒。在孵化前几天放水灌池,封闭进、出水口,贮水增温,让池面保持静水状态。

孵化条件:林蛙卵孵化速度及其后的发育速度与温度和水质密切相关。温度:从卵裂开始直至囊胚。

饲料管理:幼蛙主要以小虫类为食,也可使用黄粉虫和蝇蛆进行投喂,可用动物血加入玉米或稻壳装入容器放置在室外。

养殖管理:孵化后要注意养殖密度和水质清新,及时对孵化池消毒,幼蛙变态后及时将其引入养殖场地中。养殖场地中可挖掘几个小面积的池塘,供林蛙产卵和孵化之用,池面的水位在30-40厘米即可。

越冬管理

林蛙在秋季捕捞后,可进行人工干预,增加成活率。在得到政府许可后,在山脚挖水坑,把林蛙卵先进行繁殖,蝌蚪变成蛙就跑到山上去了,10月份左右天气凉了,林蛙就会自然下山回到水坑中越冬。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人工养殖林蛙卵,并在适当的时候将幼蛙放归自然,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养殖模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