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养殖鳗鱼怎么养殖

晓宁说教育 · 2025-01-03 12:20:41

机械化养殖鳗鱼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准备与消毒

池塘整修与消毒:春节后进行池塘整修,干塘曝晒,4月中旬每亩用35公斤生石灰和水泼洒全池消毒,5月上旬进水15~20厘米,每亩用20斤茶籽饼进行清塘、清杂、增肥。

池塘设置:池塘面积根据鱼的数量确定,每只鱼需要2-3平方米的空间,水深保持在80厘米左右,设置进排水装置,并安置30目的纱窗布以防鳗苗随水流失。

供电与供热系统

供电系统:养鳗场机械化程度高,需要大电网供应充足电力,并自备发电机以防停电。

供热系统:鳗苗培育加温一般采用锅炉加温,保温棚高度3~5米,每孔跨度4~6米。

机械设备

增氧机:配备水车式增氧机,根据天气情况调节增氧时间,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每天增氧时间不低于8小时。

分养设备:鳗苗前期在配有锅炉的大棚恒温室内养殖,一个月后分塘,每亩放养量约1800尾。

水质管理

勤换水:每月加换水2~3次,每次15厘米,特别是在养殖后期需勤换水,并加大换水量。

使用生物制剂:每月用1~2次EM菌原露500克/亩,适当使用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

饲料投喂

饲料配方:饲料蛋白不低于45%,脂肪含量低于8%,视水温、天气和吃食情况调整饲料量,占鱼体量的2~3%。

投喂方法:采用“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天上午9时左右投喂1次。

放养管理

放养密度:止水式池的放养密度为150-300克/平方米,流水池为500-1000克/平方米,放养前要对鳗鱼苗进行消毒。

分箱饲养:及时分箱饲养,按体质强弱、个体大小分开,保持网箱清洁卫生,预防疾病。

日常管理与疾病防治

日常管理:保持水体交换畅通,及时清理池塘污物,定期检查水质,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疾病防治:定期使用生物制剂,预防疾病的发生,及时隔离病鱼,防止病害扩散。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机械化养殖鳗鱼的规模化、高效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和成功率。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