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蛋白虫蛹的过程可以分为幼虫繁育、蛹繁育和成虫繁育三个阶段。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
幼虫的繁育 生长期
:幼虫的生长期一般为120~180天,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生长期为90~120天,平均生长期为100天,一般蜕皮10~15次。
饲养管理 前期
后期: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
未成龄幼虫:要多喂青菜,有利于后期蛹和成虫的生长发育。
老龄幼虫:在蛹前期食欲表现较差,可加喂鱼粉,以促进化蛹时间一致。
分箱饲养:根据虫体密度及生长速度及时分箱饲养,以免相互残杀。
湿度控制:夏季气温高,空气干燥时,需少量多次投放菜叶、瓜果等,以保证饲养盆内的湿度。
蛹的繁育 挑选
:将化蛹的幼虫(不爱活动、蜷缩、皮肤光泽度差)挑出单独放在一个饲养盆中,或单独饲养,使之更快地化蛹。
羽化条件 温度
湿度:65%~75%。
时间:在20℃以上时,经过6~7天后就羽化为成虫。
羽化管理:
分箱羽化:将蛹按不同日龄分别放在撒有1厘米厚粗麸皮的不同羽化箱里羽化,放蛹厚度以铺平1~2层为宜,过厚会引起蛹窒息死亡。
检查与清理:每天要检查,随时除去变黑、变红和软化的死蛹,以防止蛹感染病毒。
成虫转移:对羽化后的成虫,在虫体体色变成黑褐色之前,就要转到成虫产卵箱饲养。
成虫的繁育 投放比例
:雌、雄成虫的投放比例为1:1。
饲养密度:1000~1200只/m²。
饲养管理 营养
管理:注意加强营养和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避免感染病害。
产卵:成虫羽化后6-11天产卵,2个月内为产卵高峰期。
建议
选择优质虫种:初次养殖者建议从正规、靠谱的公司购买虫种,以保证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控制温度和湿度:蛋白虫对温度和湿度较为敏感,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28℃,湿度控制在65%~75%。
合理饲喂:根据幼虫和成虫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搭配精料和青料,保证营养均衡。
及时分箱:根据虫体密度和生长速度及时分箱饲养,避免自相残杀。
保持通风和光照:日常养殖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强光直射,创造适宜的半阴暗环境。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蛋白虫蛹的养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