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空在古代诗歌中通常指的是室内的一种景象,特别是在秋季的诗歌中,它往往被用来形容秋天的天空清澈明亮,没有一丝云翳,宛如一块洁白的屏风。然而,在刘翰的《立秋》这首诗中,"玉屏空"的含义稍有不同,它指的是傍晚时分,玉色屏风上的字画还能看得比较清楚,但到了夜晚,由于光线变暗,字画就看不见了,因此显得屏风空荡寂寞。
这首诗通过描绘立秋时节的自然变化和室内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细腻感受。诗中"乳鸦啼散玉屏空"一句,既描绘了傍晚时乌鸦的鸣叫和屏风上的字画,又通过"空"字传达了夜晚的静谧和屏风的无声,从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