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天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环境
天鹅喜欢群栖于海岸、海湾、湖泊等水域,对外界干扰敏感。场地应选在远离城镇、村庄及生活区的地方,尽可能避免外界干扰。水域面积可大可小,一般100平方米水域可放养1对种鹅。在水域内种植一些挺水植物,池周空地可根据季节轮作牧草,供其采食,并栽植一些乔木供夏季遮阳。池水要定期消毒,一般每亩水面撒新鲜石灰粉50公斤或漂白粉20公斤。同时,要进行人工断翅或每年人工剪羽一次,以防飞逃。具体方法为在每年秋季黑天鹅换完羽后,剪去初级飞羽5~6根即可。笼舍圈养面积宜为30平方米,内含水池10平方米,水深60厘米,每舍养1对种鹅,池水定期更换。
饲料与营养
天鹅的饲料分为粒料、粉料和青绿饲料。粒料有玉米、高粱、大米或稻谷,是常备饲料。粉料为大麦渣(面)、玉米渣(面)、高粱(面)、豆饼渣(面)、麸皮、鱼粉(或蚕蛹粉)、骨粉、盐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混合拌成,拌湿后喂给(或蒸制成窝头、压制成颗粒)。青绿饲料包括各种叶菜、水草、青草等。粉料每天喂1次或2次(冬季)。粒料要经常饲喂,要勤添、少添。夏季大量喂青绿饲料,宜切碎拌入混合饲料中,也可扔到水中任其自由进食。冬季应补充适量维生素。
雏鹅饲养
刚刚出壳的雏鹅与家鹅一样,全身羽绒因品种不同而呈灰色或白色,能自己取食,可由亲鹅抚育,也可人工育雏,用温箱保温饲养。一般2周后放在室内,地面铺细沙,其上铺一层垫草,用电灯或育雏器保温。第1周温度为31℃-34℃,第2周为28℃-30℃,第3周为24℃-27℃,以后保持在18℃-21℃的环境中饲养。雏鹅的饲料是混合粉料蒸制成的窝头,还有鸡蛋、青绿饲料、骨粉、钙粉、鱼肝油和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育雏初期,环境温度较高,饲料易变质,喂食次数宜多,每天4次。以后随雏鹅日龄的增长和环境温度的降低,逐渐减少喂食次数。在环境温度适宜时,让雏鹅多洗澡,每天1-2次,但一定要看守,以免雏鹅溺水而死。每天洗浴、游泳时间视雏鹅体质、能力而定,可由半小时逐渐增加到1小时。要争取雏鹅多晒太阳,多活动。经过一个月耐心细致的照料,雏鹅就会健康地成长起来。
成鹅饲养
成年鹅的饲养主要依靠人工投喂,饲料应选择优质的青饲料、粗饲料和配合饲料,保证鹅群的营养需求,要注意合理搭配饲料,防止过度喂养导致肥胖和其他疾病的发生。饮水设施要保持清洁,水质要定期检测,确保鹅群饮用的水源安全,要注意调整饮水量,根据气温、湿度等因素的变化,适时增减水量。
疾病防治
家养小鹅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如禽流感、新城疫等,要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治工作,定期对鹅群进行疫苗接种,确保鹅群的健康。在天鹅的养殖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疾病防治知识,以避免天鹅的死亡。并且,在天鹅的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饲料的选择和饲养环境的卫生,以避免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安全保护
需要给天鹅提供一个足够大的生活空间,以便它们正常游泳和飞翔。同时,要对天鹅的生活场所进行认真清洁和消毒,避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此外,在给天鹅提供食物时,也要注意食物的清洁和安全性,以防止幼鹅的窒息或疾病发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小天鹅,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