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科特定能力
结合学科特点,确定学生应培养的能力,例如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实践与应用能力
强调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能力,如“能够独立阅读一篇文章并提取关键信息”或“能够设计并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用“行为主体 + 行为动词 + 行为对象”的格式来表述,例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整理、寻找规律的能力,并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总体写作目标
包括理解阅读内容、获取输入信息、提供反馈信息、陈述事实、说明问题、描写人物或情景、表达观点、沟通思想等。
学习方式方法
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基本学习方式,以及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具体学习方式。
可衡量性
描述要有衡量学习结果的标准,对行为标准做出具体要求,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测性的特点。
能力目标应该与个人发展、组织发展相结合,并能够适应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在撰写时,应确保目标清晰、具体,并能够指导教学和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