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计分系统中40分的由来主要有两种理论:
源于中世纪的法国时钟计分法
当时人们使用一个可以拨动的时钟来计分,每得一次分,就将时钟转动四分之一,即15分。同理,得两次分就将时钟拨至30分。至于40分,可能是因为45分在英文中的发音让比赛播报起来拗口,不符合"方便"的原则,于是就把它改成同为双音节的40分。
源于中世纪的法国圆盘计分法
当时人们在玩一个类似于网球的游戏,用一个圆盘在一条直线上移动来计算得分。直线的长度是60单位,每得一分就移动一定的距离,第一分移动15个单位,第二分再移动15个单位,第三分只移动10个单位,这样就形成了15-30-40的计数方式。
综合这两种理论,可以得出结论:网球计分系统中40分的由来主要是为了使报分更加简便和符合当时的习惯。将45分改为40分,不仅避免了发音上的拗口,还使得计分方式更加一致和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