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养殖生鱼长得快,可以遵循以下建议:
选择优质苗种和饲料 :选择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的生鱼苗种,并使用高质量的饲料品牌,以保证鱼类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科学养殖模式
当年出鱼模式:
在5月前下苗,10月份出鱼,周期短,投资成本低,但产量和利润有限。
次年出鱼模式:在5月前下苗,次年4月前清塘,产量和利润较高,但需要过冬,成本和风险较大。
池塘条件 :选择采光良好、通风、进排水方便的地方,池水pH值宜中性或弱碱性,透明度30厘米左右,水深1.5-2米,并设防逃网。鱼种放养:
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每亩投放7000-8000尾,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
饵料投喂
定时定量:
每天投喂两次,分别在早上和傍晚,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
优质饵料:投喂小鱼、小虾、螺肉、动物内脏等鲜活饵料,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日常管理
巡池:每天早、中、晚巡池,观察鱼摄食和活动情况,及时处理水质问题。
换水:每半个月换水一次,水色浓时用生石灰15-20ppm全池泼洒,保持水质清新。
防病:定期检查鱼的健康状况,及早对症治疗,如水霉病、白皮病、车轮虫病等。
适时上市:
每隔1个月左右捕大留小,分池喂养,行情好时及时捕捞成鱼上市销售。
水质管理:
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氨氮等,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水质调节措施,如换水、增氧等,保持水体溶解氧在适宜范围内。
温度控制:
保持水温在20℃以上,每天温度变化小于2℃,以促进鱼的健康发育。
饲养密度:
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影响鱼的生长速度。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生鱼的养殖速度和产量,同时降低养殖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