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珍珠养殖户的养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场地挑选
选择防风条件好、潮流畅通、浮游生物丰盛的海湾中部或风浪不大的湾口。
被通过的养殖水层,冬季水温不低于12°C,夏季水温不高于31°C。
海湾中最好有适量淡水注入,但雨季海水比重不低于1.0150。
竹筏养殖的最低潮时水深5米,浮子延绳筏养殖的最低潮时水深7米,固定垂下式养殖的最低潮时水深2米。
底质为沙或沙泥,敌害生物少,没有工厂或城市污水的不良影响。
珍珠贝的管养
贝苗(壳长3cm以下):管理上要做到勤检查、勤防除敌害,勤清洗贝苗及笼具,适时疏养换笼。贝苗大小悬殊时,要做到大小分养,最好采纳浮筏式养殖。
中小贝(壳长3.1-6.9cm):做好疏养换笼工作,清除附着物增进生长,力争在短时期内养成大贝。
大贝(壳长7cm以上):挑选水流畅通、饵料丰盛,能防风、防寒、防热、防淡、防虫害等条件较好的场地,通过合适水层举行管养。
疗养贝:疗养的目的是让施术贝恢复健康,防止施术贝的死亡,利用疗养,使珠核在移植小片形成珍珠囊之前不发生或少发生位置移动,以防止脱核和素珠、畸形珠的发生。疗养期为20天-25天。
术前处理
抑制性腺发育:常用网笼处理法,处理贝用的是30个贝,用胶丝绳扎紧网布袋口,吊养于浮筏下深1-2米水层。
增进性腺成熟提前排放精卵:常用变层法,春季水温回升到17°C后,将疏养的母贝吊养在水温较高的1.5米水层,能增进生殖腺的成熟,到水温22-24°C后,清贝后放入网目较小的网笼中,吊养在5米水层,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在晴天施术前,改换在1米水层,不久即排放精卵,次日又将其降到5米深处经5-7天,在气候海况相宜对,再举行第二次浅吊催产,这时约有60-80%可供施术。临时用不上的,可存放在5米以下水深处,以防生殖腺再度发育,到使用前一天提上2米水层举行催产。除了变层法,还有池水催产法、地播法、日晒法、电刺激法。
人工育苗
亲贝的选择和培育:选择2龄半至4龄、贝体健壮厚度大、形态端正、生长旺盛、贝壳完整、贝壳珍珠层为银白色、无病虫害和性腺丰满的成贝。在秋季选出第二年需要的亲贝,雌雄分开疏养深吊,至初春进行浅吊育肥,提倡进行室内人工加温。
人工诱导法:结合电流刺激、改变海水pH值、氨水刺激、氨水注目等方法进行人工授精。
养殖管理
水质管理:养殖珍珠的水中要有充沛的饵料生物,光照要得当,注意通风。使用流水养殖可以提高珍珠的产量和光泽度,水温建议控制在15-30°C。
插核手术:珍珠培育一年左右就可以做插核手术,把珍珠核植入到母贝体内,一般放1~2颗珍珠核,放太多生长慢,在母贝不死亡情况下养一两年才能培育出成品珍珠。
底筏养殖:提出和设计试验了珍珠底筏养殖方式,以提高和增强珍珠养殖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珍珠死亡率,提高珍珠质量。
以上是海水珍珠养殖户的基本养殖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